
廣安代寫可行性報告 慈溪市中部三塘橫江拓疏工程(陸中灣至水云浦)
2、項目經濟效益情況
本項目建設期為1年,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為29.75%,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稅后)為4.99年。
3、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抗微生物化藥制劑市場空間廣闊,有利于公司擴大市場占有率
公司生產的粉劑、預混劑主要以治療類抗微生物化藥制劑為主。根據中國獸藥協會《獸藥產業發展報告(2019年度)》顯示,2019年,我國獸藥化藥制劑銷售額為210.08億元,市場空間廣闊,其中,抗微生物化藥制劑的銷售額為145.15億元,具體情況如下:2015-2019年中國抗微生物化藥制劑(億元)在畜牧行業規模化導致養殖密度增加的背景下,國家限制促生長類抗菌素及藥物飼料添加劑的政策增加了動物疫病感染的風險,養殖行業對于治療類抗微生物制劑的需求將持續增加。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公司抓住產業整體規模增長的機遇,擴大市場占有率。
(2)滿足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需求,體現柔性制造優勢
公司在建的“新溝基地-粉/散/預混劑自動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為自動化生產線,頻繁更換生產品種的成本較高,擬用于生產規模化、大批量的產品。隨著畜牧養殖行業用藥不斷規范化,終端客戶對不同病癥針對性用藥的要求逐步提高,多品種、小批量獸藥市場需求隨之提升。截至2020年末,公司在產的粉劑、預混劑品種超過100種,產品種類豐富。本項目憑借換線成本低、產品轉換靈活的柔性制造優勢,擬用于生產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3)對公司現有產能形成有效補充,符合公司發展戰略
粉劑、預混劑是公司主要在產劑型,在建的“新溝基地-粉/散/預混劑自動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承接現有產能。近年來,公司相關產品銷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在銷售旺季產能已經飽和。隨著產品銷量持續增長,公司產能將無法滿足未來市場需求。本項目將對公司現有產能形成有效補充,符合公司未來發展戰略。
4、項目涉及報批事項
本項目的項目備案及環評手續正在辦理之中。
(五)補充流動資金
1、項目概況
本次資金總額中的17,500.00萬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公司本次發行資金總額的24.31%。
2、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近年來,在公司主營業務持續增長、新布局業務持續投入的背景下,公司目前的流動資金尚存在缺口。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券資金到位后,公司營運資金需求將得到有效緩解,有助于降低財務風險,提高抗風險能力,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券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符合《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試行)》關于資金運用的相關規定,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
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項目
(一)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項目
1、項目基本情況
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項目是以節能降耗為目的,充分利用用戶的屋頂資源,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模式搭建的一套光伏發電系統。分布式發電是一種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發電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不僅能夠提供同等規模光伏電站的發電量,還有效解決了電力在升壓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本次資金投資項目將以公司全資子公司寧波錦浪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擬投資68,548.44萬元,在浙江、江蘇、河南、廣東、安徽、福建、陜西、山東等地區的工商業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并進行相應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設計、建設、并網及運維。項目建成后總裝機容量約為176.02MW,預計年均發電量約為12,906.82萬kWh,將產生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響應“碳中和”發展號召,以分布式光伏電站作為切入點
加速節能降耗,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近年來,聯合國多次召開氣候變化大會重點聚焦于全球各國協同治理低碳減排,實現減排減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碳中和”將是全球中長期氣候指導方向。在2020年12月氣候雄心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國將于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峰值,于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節能減排目標。即到203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我國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一方面從供給端改變目前以化石能源消費結構為主的發電模式,提升清潔能源發電的占比是最重要的舉措之一。太陽能作為能量的天然來源,太陽能的開發及利用具備資源豐富、普及程度高、應用領域廣、對環境影響小等特點,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平價上網的不斷推進,光伏發電已逐步成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另一方面,推動用戶端用電結構優化、改善用電模式亦是實現減排減碳的重要舉措之一。用戶在該模式下能充分利用自身建筑物中閑置的屋頂進行發電,不僅減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對節能降耗作出一定貢獻,也能降低自身的用電成本,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因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最適合工商業企業等用戶普及的發電模式之一。公司響應“碳中和”發展號召,通過實施本項目投資工商業光伏電站,項目建成后總裝機容量約為176.02MW,預計年均發電量約為12,906.82萬kWh,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萬噸,直接減少二氧化碳及多種空氣污染物的排放,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
(2)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布局,提升公司抗風險及盈利能力
公司多年來一直專注于組串式逆變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技術研發、品牌、客戶資源及產品質量等方面,公司都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優勢。組串式逆變器為公司核心產品,公司營業收入、利潤絕大部分來自于其銷售,這亦存在產品單一的市場風險。自上市以來,公司拓展行業領域內的相關新業務,分布式光伏電站已成為公司良好的業務增長點。相比集中式大型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因其投資規模小、消納水平高、對電網供電依賴程度低等優點,具備分散投資的優勢,不僅更加貼合太陽能資源分布廣、能量密度均勻的特點,也規避了投資單一電站所帶來的風險。通過本次項目的實施,分布式光伏電站業務將可作為公司現有業務的重要補充,有利于公司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布局,這不僅為公司帶來穩定的銷售收入及現金流,更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避免因單一業務市場波動所產生的風險。